县交通运输局人才引进工作有关情况
一、基本情况
我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交通运输工作的职能部门,负责全县公路、水路工程项目建设、客货道路运输管理、交通运输安全管理、公路管理养护等工作职责。特别是脱贫攻坚“1号工程”实施以来,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紧盯交通扶贫目标任务,多措并举,克难攻坚,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。
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我局高水平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日益凸显。截止目前,在全体干部职工中,25-40周岁有14人,占总人数的24.13%,40周岁以上44人,占总人数的75.87%。第一学历大专以上8人,占总人数的13.79%,其余第一学历为中专或高中文凭。工程专业技术人员6名,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,中级工程师4名,助理工程师1名。
2014年至今,我局新调入或人才引进大学本科文凭以上学历人员1名。我局工作量大、任务重,加之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、学历和技能素养较低,无法高效开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。
二、引进人才工作开展情况
2020年,我局按照县委关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部署,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,紧抓政策机遇,按照《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》和《临夏州人才助推产业发展“五大工程”实施意见》有关要求,积极开展引进人才各项工作,为进一步持续引进高技术人才力量奠定了基础。
(一)强化组织保障,加强人才工作领导。我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州、县引进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明确工作责任,安排专人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。为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,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,分管局长为为副组长,办公室、技术指导站、养护站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。由主要领导亲自抓,分管领导直接抓,形成了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,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(二)强化工作措施,严格落实引进程序。2020年,县上通过临夏州(第二批)引进急需急缺人才工作,按照岗位空缺现状,及时向社会公布了相应招聘职位、人数及报名条件。其中,我局引进交通工程专业1名,并按照《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》(州委发[2019]41号)要求,对候选人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初审和复审,3名候选人进入了面试,面试成绩第1名候选人进入了体检考察。
(三)强化教育培训,做好人才的使用工作。按照“以用为本”的原则,我局坚持注重新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。对新引进人才通过集体学习、专题辅导、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,进一步重塑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及职业道德。在提高引进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,我局通过“师傅带徒弟”方式,手把手加强对新人的业务技能的培养,提高工作效率。通过以上举措,能够让新引进人才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,发挥最大潜能。
(四)强化关心关爱,增强引进人才归属感。在工作上,我局按照引进人才工作及政策要求,积极向县编办汇报衔接,为引进人才申请事业编制。在生活上,我局班子定期与引进人才召开谈心谈话,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,工会在节假日进行慰问,发放米、面、食用油等生活物品。关心关怀引进人才生活工作需求,确保人才工作舒心、生活无忧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近几年,我局干部队伍的不断加强和建设,但交通行业技术性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,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。行业人才的总量、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。一是人才总量偏少。系统的专业从业人员很少,能担当高技术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。二是人才的结构欠合理。没有形成管理人才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较合理的宝塔型结构。三是健全培养长效机制。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,人才培养还缺乏长期稳定的渠道等。今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才引进工作:
一是进一步加强交通人才引进工作。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以新理念、新思维、新视角来看待新形势下的交通人才工作,并加大汇报衔接,紧跟政策,持续引进交通专业高技术人才。
二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根据交通工作实际,制订相应的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措施,并抓好落实,使交通引进人才能够更好为乡村振兴战略和交通强国发展的需要,适应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。
三是进一步建立有利于促进和谐的人才理念。做到尊重人才,使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,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,有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。关心关爱人才工作和生活,营造出一个“拴心留人”的环境。做到用好人才,根据特长,把人才用到适合其发挥专长的岗位上,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,避免造成人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。